|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肥东县城简介

肥东县城简介

关键词:肥东,肥东县,合肥肥东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肥东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feido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823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肥东县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中腹地,是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东大门,东望滁州,南滨巢湖,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吴楚要冲、包公故里”;全县总面积 2206平方公里,人口108.4万,辖18个乡镇、331个村(居、社区),现有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
中文名称:肥东县
外文名称:Feidong xian
别名:肥东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店埠镇等18个乡镇
政府驻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人民路
电话区号:0551
邮政区码:231600
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
面积:2216平方公里
人口:108.4万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包氏宗祠、李鸿章家族遗存等
火车站:肥东站
车牌代码:皖A
基本概况:
[1]肥东居皖中腹地,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全县总面积 2206平方公里,人口108.4万,辖18个乡镇、331个村(居、社区),现有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

编辑本段  地形地貌

肥东县地形地貌呈丘陵岗地、低山残丘、河湖低洼平原三种。境内丘陵、岗地、平原分别占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肥东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48%、38%,东部和北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和丘陵岗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中部和南部为波状平原和滨湖平原区,以耕地、水域为主。江淮分水岭从西往东横贯中北部,将全县分为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县域地形复杂,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状。境内河渠交错,主要河流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河。大别山余脉逶迤东南,主要有四顶山、白马山,青阳山、龙泉山、浮槎山、棋盘山、凤凰山、岱山等。浮槎山为最高峰,高程为418米。

交通环境

肥东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紧邻省会合肥市区。华东第二通道淮南铁路和合宁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合宁高速铁路在肥东设有车站;合宁、合芜、合徐、合六高速公路和省级平安大道合蚌公路贯穿全境,沪陕高速公路肥东段是华东最大的高速公路枢纽。长江水运经巢湖直达肥东县,合肥骆岗机场距县城店埠仅17公里。通往合肥市区的37路、38路、39路、40路公交车已陆续开行,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实现往返。具有承东启西和连接南北的良好区位条件。

行政区划

肥东县于1949年建立,现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区。 肥东县辖12个镇、5个乡、1个民
肥东县电子卫星图

  肥东县电子卫星图

族乡: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梁园镇、石塘镇、古城镇、八斗镇、陈集镇元疃镇、白龙镇、包公镇、杨店乡、众兴乡、张集乡、马湖乡、响导镇、牌坊回族满族乡。2009年11月1日起, 肥东县龙岗开发区辖区面积8.3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7324人移交给瑶海区
2010.05.13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合肥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园区正式更名为肥东经济开发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西汉:公元前206年在县境内建浚遒县,县治在今石塘区的龙城集,属九江郡。
东汉;橐皋县(今柘皋)并入浚遒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浚遒属魏扬州淮南郡,后期撤浚遒。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恢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仍属扬州淮南郡。
南朝宋:武帝年间废逡遒。永初三年(422年),将颍上西北的慎县侨置于原逡遒境,县治在今梁园镇,属南豫州南汝阴郡。
南朝齐:改南豫州为豫州,慎县属豫州南汝阴郡,郡治移于今梁园。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南豫州改称合州(今合肥),慎县属合州汝阴郡。
北魏:慎县一度属魏,隶合州南汝阴郡。
东魏:慎县属平梁郡。
南朝陈:改平梁郡为梁郡,慎县属梁郡,郡治在今梁园。
:开皇初年,慎县属庐州(今合肥);大业初年,改庐州为庐江郡,慎县属庐江郡。
:慎县属淮南道庐州。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慎县属保信军庐州。
:慎县初属淮南道庐州,后改道为路,属淮南西路庐州保信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因避孝宗赵昚讳,慎县改为梁县。
:至元十三年(1276年)梁县属淮西总督府,次年改属庐州路。
:洪武初年,梁县并入合肥县,属南京直隶庐州府。
:清初,合肥县属江南省庐州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布政使司。后属安徽省庐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3年合肥属安徽省安庆道。17年废安庆道,仍属安徽省。21年合肥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日军侵占合肥县城,县政府迁至肥西,在梁园设肥东办事处,辖今肥东县的全境,因受日军阻隔,合肥县政府不便领导,直属安徽省第五行政专员公署。44年日军投降,县政府迁回合肥城,撤销肥东办事处,肥东地区仍属合肥县。48年1月21日合肥解放,析合肥县为合肥市和肥东、肥西两县,因本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县治设于店埠镇,属江淮解放区第五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肥东县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3月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同年,皖南、皖北合并设置安徽省,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8年7月属合肥市。1961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65年7月属安徽省巢湖专区。1983年7月属合肥市至今。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2011年 9月18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名单在四川公布。肥东县再次入围2011年“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这是肥东自2009年首次入选以来连续三年获此殊荣。同时也入选了2011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另外,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行中,肥东也榜上有名。
9月8日,第三届中国开发区投资潜力榜评选揭晓,肥东经济开发区与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成为安徽省仅有的两家荣登百强榜的省级开发区。
肥东星光国际广场

  肥东星光国际广场

8月20日,2011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发布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在全国2001个县域经济单位中,肥东县居第147位,较上一届晋升13个位次;并蝉联中国中部百强县,居第18位,较上一届上升2个位次。
自2002年以来,连续九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2008 、2009连续两年荣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2009、2010年荣获“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6亿元,同比增长18.9%(可比价)。财政收入23.5亿元,增长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增长4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增长5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亿元,增长19.4%。完成进出口总额1.82亿美元,增长34.9%。农民人均纯收入838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57元,增长19.4%。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4.2亿元,增长54.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31.2%,增速领跑合肥市各县区。新增规模企业22户,累计达26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104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7户。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总量突破百亿,达139.1亿元,同比增长66.8%,创历史新高。项目引进落地速度加快。全年引进内资172.1亿元,其中省外14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3%;引进超千万元项目8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1个。全年新开工超千万元项目84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5个。

种植业

全年粮食总产72.3万吨,增长4%。全县新增设施栽培2500亩、露地蔬菜1.5万亩、水生蔬菜1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总数达到94家,销售收入达101.8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超百亿元县。改造县乡公路53公里,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9座。植树造林4.3万亩,被评为全市植树造林工作先进单位。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投入6亿元实施了30项民生工程。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参保缴费率达96%,15万名60周岁以上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92.7万名居民参加城乡合作医疗。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930个,新建廉租房100套。再次荣获“全省平安县”称号。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人均GDP 3113美元,增长20.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8:59.3:20.9。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增长30%,其中工业投资106.6亿元,增长33%。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96.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8亿元,增长21.2%。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4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8亿元,增长5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27元,增长1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4%,比上年降低6.6个百分点。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1亿元,增长27.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1.3亿元,增长1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5.2亿元,增长46.1%。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自2007年起连续四年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全县百万人民受益。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已有40.1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参保缴费,14.3万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包公铜像

  包公铜像

肥东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开工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1821户,其中民营工业企业855户,丰华工贸、佳宝 玩具等一批县属民营企业迅速壮大,7家企业跻身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五年增长了5.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56家增加到295家。申皖、真心等8家企业产品获省“著名商标”称号。新型三产异军突起,房地产、商贸、物流、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业

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黑牛集团、雨润集团、和威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该县。对外贸易持续发展。2011年,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超过100家,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4亿美元。龙岗开发区、肥东新区、合肥循环经济园、乡镇工业聚集区发展势头强劲,招商载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全县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达81个;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华老字号1个;燕之坊、黑牛等8家企业荣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其中燕之坊等3家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
中心大市场

  中心大市场

2011年9月12号,在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授牌仪式上,肥东县荣获“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成为安徽省获批的5个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唯一的非山区县。9月5号,农业部认定了第一批76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榜上有名。其中,肥东县经开区食品工业园是合肥地区唯一的一家。 2006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园林县城。2011年7月20日,肥东县获得了中国散文学会授予的“中国散文之乡”称号,这也是该荣誉首次花落安徽。一批试点镇和中心镇迅速崛起,石塘镇荣获全国首批文明村镇,撮镇镇被列为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

建筑业

肥东是“建筑之乡”,被确定为全国建筑劳务输出基地县和全省外派劳务输出基地县。素有安徽建筑看合肥,合肥建筑看肥东的美誉。2009年,全县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县建筑业从业人员16万人,出国建筑劳务4400余人。境内市场新开辟了宁夏石嘴山市市场,建筑施工市场已遍布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安徽中振建设公司申报的房建壹级资质已获批准。2011年,建筑企业发展到118家,年产值达120亿元,同时,我县培养了大量建筑市场执业资格人才。壹级建造师已注册191人,壹级临时建造师17人,贰级建造师406人,贰级临时建造师313人。共发放施工许可证113个,总建筑面积162.3万平米,总造价15.4亿元;提前开工项目106个,建筑面积67万平米,造价3.9亿元。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作为第一要事,把发展工业作为第一方略,把扩大投资作为第一动力,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责任,以实现“勇当全省先锋,争创全国百强”为奋斗目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干事创业。龙岗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肥东新城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家电、机械加工制造、汽车配件和食品加工等工业体系;按照建成安徽最大、华东一流的化学工业基地目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0平方公里的合肥循环经济园已全面开工建设,安徽四方集团、氯碱集团、丰乐农化集团等集团企业即将整体搬迁进园。
2011
岱山湖景区

  岱山湖景区

年6月13日,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在合肥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参观了现代牧业(肥东)牧场后,对肥东牧场现代化程度大为赞赏。他说:“肥东牧场无论从设计、硬件还是管理上,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在欧洲发达国家参观过很多牧场,都达不到这个标准。”现代牧业肥东牧场占地面积2383亩,总投资6.5亿元,存栏奶牛2万头,是全球单体最大的超级牧场。 肥东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十强县、全国畜牧业生产先进县、渔业致富工程先进县、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获“安徽省教育强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综治模范县”、“全省平安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称号。 

编辑本段气候条件

肥东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花生、大豆、山芋、蚕豆等。雨量虽适中,但分配不均,一般春多阴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年均降水量960毫升,年平均气温在15℃,平均无霜期235天。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9年,全县耕地面积约180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

水资源相对较丰,水域面积47444.41公顷,约占总面积21%。分为淠史杭、驷马山、引巢和岱山水库四个灌区。境内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河四条干流,拥有巢湖水面45平方公里。全县蓄水能力总计达6.85亿方,其中兴利库容3.85亿方。拥有中型库坝6座,分别是:众兴水库,蓄水能力6850万方;袁河西水库,蓄水能力1740万方;管湾水库,蓄水能力940万方;岱山水库,蓄水能力1900万方;乌龙坝,蓄水能力600万方;刘桥坝,蓄水能力800万方。拥有小一型水库40座,小二型水库182座,大小塘坝4.2万口。 [1]

动植物资源

截至2009年底,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9573.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5347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9%。全县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65科223种,草本植物约50余种,动物约100余种。

矿产资源

截止2007年底,全县己发现主要矿产有13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10种,水气矿产1种。拥有矿产地(矿区)180处。主要矿产有:(1)地热水。主要分布于店埠镇,共发现矿产地2处。经初步勘查,已获资源量为744.00立方米/日,区内地热资源找矿前景较好。(2)铁矿。主要分布于桥头集一带,现有矿产地6处,均为小矿或零星资源。累计查明资源量247.17万吨。(3)磷矿。磷矿为我县的特色矿产,集中分布在西山驿、桥头集一带,累计查明资源量2218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25.9%,储量位居全省第二。(4)建筑石料用灰岩。主要分布于龙山、青阳山一带,共发现矿产地4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43.28万立方米。(5)冶金用白云岩。分布于桥头集——复兴一带,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18.10万吨。(6)建筑石料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西山驿——桥头集一带,共有矿产地8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92.03万立方米。(7)铸型用砂。主要分布于桥头集镇龙泉山一带,累计查明资源量为3459.35万吨。(8)建筑用砂。主要分布在王铁、昂集一带,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37.57万吨。(9)陶瓷及砖瓦用泥岩、页岩。主要分布在古城-马湖一带,现储量不明。(10)砖瓦用粘土。境内分布十分广泛,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654.85万吨。(11)建筑石料用花岗岩。主要分布在解集、王铁、西山驿一带,共发现矿产地15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712.64万立方米。(12)地下水和矿泉水。在店埠镇原肥东酒厂探采(RSH1)地热水经初步检测,达到矿泉水标准,已被应用于酿酒,初步查明资源量为432.00立方米/日,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有待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1]

编辑本段教育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位于“吴楚要冲,包公故里”之称的肥东县城,学校创办于1956年,现有84个高中教学班,学生5000多人,在职教职工205人,聘用教师60人,离退休教师89人,高级教师88人,省部级劳模4人,特级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省优秀教师1人。现任校长、党总支书记兼教育局副局长周品芳为市党代会代表、县党代会、人代会代表。校园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有3幢教学楼、1幢科学楼、3幢学生公寓、6幢教职工宿舍楼、3幢办公楼、1座图书阅览中心、1座现代化多功能餐厅,建有省内一流的标准化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和容纳2400多人的看台、10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和辅助操场等,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电化教育装备达部颁I类标准,建有多媒体双控教学系统,微机室、语言室、学生科技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生态模拟室、天文台、音乐室、美术室、电子备课室等。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十万余册,建有1个教职工阅览室、4个学生阅览室。校报《肥东一中》每月一期,师生人手一份,并与省内其它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示范高中、省第五、六、七、八届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花园式单位、省绿色学校、省示范性校园网、安徽省家长学校名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实验学校和教育部科研课题成果奖等省市级以上奖40余项。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国家及省、市新闻媒体曾多次就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1198人,本科达线率87.76%;其中一本达线542人,占全县68%;二本达线1008人,占全县54%;应届600分以上71人,占全县74%。
应届理科全县前10名我校有9人,应届文科全县前10名,我校有7人;其中全县理科第一名是我校吴锋同学,总分669,全省86名;曹源同学,总分636,合肥市文科第一名,全省第9名。历届理科县第一名是我校补习中心沙鹏飞同学,总分649,历届文科县第一名是我校补习中心张龙同学,总分613。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肥东风光秀丽,景观众多。自然景观有风光如画的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奇石密布的皖中第一高峰、有“北九华”之称的浮槎山,江淮分水岭上的璀璨明珠岱山湖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位于巢湖岸边、塔身 7 层、高 12 丈的振湖塔,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龙泉古寺等。人文景观有包氏宗祠、李鸿章家族遗存、曹植墓、太平天国驻军旧址、六家畈古民居和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青龙储老圩新四军旧址纪念馆等,其中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被命名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

岱山湖旅游区

岱山湖位于肥东县全椒县交界处,东距合肥市区57km,西距江苏省南京市只有96km。岱山湖地属亚热带
岱山湖景区

  岱山湖景区

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冬暖夏凉,四面青山环绕,山水交融,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46米。水面有宽有窄,湖边有湾有港,自成体系,具有开展各类水上项目的理想环境,湖边山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400多种植物。岱山湖以其独特的湖光山色闻名遐尔,“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大而气象万千”,勾画出了岱山湖的景色特征。
岱山湖旅游度假区被列为合肥市重点旅游景区、合肥市“千亿元总体规划”四大基地重点旅游项目之一,省市县旅游局重点扶持的新建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对外招商重点旅游项目之一,省“861”工程、合肥“1346”行动计划、肥东“361”行动计划。旅游区山水交融、环境宜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誉为合肥的名片及后花园
桴槎山
桴槎山,古称“北九华”,海拔418米,横跨合肥和巢湖两市。主峰位于合肥市肥东县王铁境内,为合肥市
桴槎山甘露寺

  桴槎山甘露寺

域内最高峰。山上树木成林,葱翠浓郁;有著名的仙人洞、美女峰等。山顶上有寺庙,名为“甘露寺”,当地人喜欢称之为“大山庙”。香火旺盛,香客不绝。
欧阳修撰写的《桴槎山水记》使得桴槎山闻名遐迩,成为文人墨客常常登临游览之所。《桴槎山水记》全文700多字,是欧阳修在京师任内,为庐州镇东军留后李端愿赠送桴槎山泉水而写的。欧阳修和李端愿都是品泉论水的专家。一次,李端愿登临桴槎山,见山上有石池乳泉,饮后觉得甘冽无比,觉得这里的石池乳泉中的水质为
龙泉古寺

  龙泉古寺

上等,特用罐装上一些,从庐州府送给远在京城的欧阳修。欧阳修品尝以后,极为赞誉,给李端愿回信说:“所寄浮槎水,味尤佳。然岂减惠山之品?久居京师,绝难得佳山水,顿食此,如饮甘醴;所惠远,难多致,不得厌饫尔!”欧阳修将浮槎泉和无锡惠山泉相比,认为两者之间难分上下,并以路远难致,不得多饮为憾。
不仅欧阳修对桴槎山和桴槎山泉评价很高,而且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诸如宋代的释用逊,明代的黄道月、梅山,清代的李天馥、杨开森、左辅、王政谦,以及现代众多名人雅士,多爱以桴槎山为题赋诗作画,其人文景观之丰富,是海内外名山所少有的。

古墓葬群

2012年4月10日消息,安徽省肥东县文物管理所表示,考古人员正在对位于安徽省肥东县循环经济园工地的一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已发现至少28座墓葬,其中17座已清理完毕,出土多件罕见文物。
据安徽省肥东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彭余江介绍,这些墓葬年代不尽相同,从西汉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历史跨度达2000多年。
彭余江说,经过发掘清理,共出土文物110多件,这些文物主要以陶器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在这些已经清理的墓葬中,10号墓葬不仅出土了鼎、罐、杯、钫、盏等陶器等近30件,而且还出土了青铜镜青铜戈玉璜等精美文物。青铜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锈蚀风化严重,而青铜戈虽然也锈蚀严重,但其精美独特的外形仍然罕见。
现场发掘的考古人员表示,虽然10号墓随葬品丰富,但由于没有印章等随葬品出现,对于墓主的身份还不得而知。

四顶山

四顶山位于肥东县境内,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并列,故名。此山又因仿佛是只巨大的香炉,四足朝天倒立,亦称四鼎山。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把它列入名山大川。山虽不高,但由于紧靠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显得尤为峻伟。四顶山景色之美,以朝霞为最。每当雨霁露晨,旭日东升,则霞光四射,满山璀璨,所以“四顶朝霞”闻名海内,先后被列入庐阳八景和巢湖八景。
四顶山

  四顶山

清代《庐州府志》 、《合肥县志》、《巢湖志》和当代《中国名胜词典》等书,对此山美景均有记载。四顶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古迹。[2]
四顶山南端高峰,有一座金碧辉煌、蔚为壮观的古刹。唐代一僧人在此结庐为庵。宋时建“庆和寺”,明代学者黄道日改名为“朝霞寺”,供奉关羽像。庙前一片大树林郁郁葱葱,中有两棵高达10余丈的紫檀,像两个忠实的卫士分列两边,特别引人注目。金属门铂的黑漆大门上有副对联曰:“山势东来犹望蜀,湖波西下欲吞吴。”明末著名学者方自勉曾隐居朝霞寺,设书院授徒,造就出一大批学士,闻名当时。
四顶胜镜,不仅吸引了大批古今游客,也留下了成篇累卷的脍炙人口的诗赋。晚唐诗人罗隐曾咏道:“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宋代文人张彦修也在诗中赞扬四顶山:“翠峦齐耸压平湖,晚绿朝红画不如。寄语商山贤四皓,好来个各一峰居。”明代诗人许蕃春的诗专门描绘了四顶山春色:“亭午过朝霞,山溪约略斜。细泉分石齿,晴鸟乱银沙。地远昔年梦,春浓野诗花。晚烟迷短骑,归路柳条遮。”清代周家颐留下了特别赞美四顶山晨景的诗:“瞥见朝霞彩,临湖四顶山。晓钟才觉得,孤骛未飞还。”[2]
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
渡江战役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

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渡江一战定中华。1949年3月20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机关在曾希圣、李伏仇的建议和安排下,陆续进驻瑶岗村,27日邓、陈首长由蚌埠乘火车进至合肥,当晚在洪家花园为南下干部培训班学员作动员报告,28日一早乘车赶到总前委,华东局瑶岗驻地指挥部。邓小平在这里亲自撰写《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自1949年3月20日至4月27日早,总前委、华东局整整在瑶岗驻了38天。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指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二、三野、四野十二兵团百万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镇,并包括江苏、安徽南部全境,浙江大部及福建北部、江西东部之171座县城,歼俘敌40余万。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自4月20日开始6月2日崇明岛解放宣告胜利结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全国大陆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家畈古民居
位于安徽合肥市东南,肥东县城南25公里处六家畈镇。六家畈居民中以吴姓居多。村中人才辈出,如淮军将领、北洋军阀时期的海军次长、代理总长国民党少将等等。他们大多官高位显,在家乡大兴土木,盖房置地,使得六家畈空前繁荣。  六家畈古民居豪宅共有六大片。有房屋13幢、33路,计205间正屋、111间厢房及5条走巷;花园两处;公、私词堂各1处;望湖楼一座。这些房屋均属徽派建筑,砖木结构,砖雕木雕精细,青砖灰瓦,齐山飞檐,每栋房屋两边设有风火墙,建工考究。
吴复墓
位于肥东县陈集乡秦家湖村。吴复字伯启(1327—1383),八斗镇大吴村人。元末率群雄揭竿而起,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封安陆侯。死于普安(今贵州安顺市),死后封为黔国公,谥威毅。
吴复墓石雕群
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享堂、神墙不复存在。现存神道上有一组石灰岩立体雕塑位于神道两边。自东向西相对排列有石人、石虎、石羊、石马及控马人、华表。刻工采用镂空为浮雕相结合,刀法精湛,为元末明初风格,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已将神道石像生复原位,墓冢已圈砌修复,享堂规划已做好。“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对该墓石刻申报经费,进一步修复吴复墓三期工程,更好地发挥其石刻艺术和历史作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申报国保。
长临渔场垂钓休闲度假区
肥东县长临渔场南濒中国五大淡水湖之——巢湖,西临合肥母亲河——南淝河,距合肥市仅25公里,占地面积5650亩,其中连片精养鱼塘3500亩,是合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场内池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交错,水质清新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良。相继开发建成“农家生态庄园”、“休闲垂钓园”等项目,修通了场内到每一塘口的道路。区内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结构良好,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渔场养殖品种齐全,养殖技术标准,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和“农业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
龙栖地农业生态观光园:
位于肥东县撮镇镇建华居委会境内,由安徽龙栖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龙栖地农业生态观光园内有100亩塑料大棚、200亩精养鱼塘、500亩莲藕以及200亩的桃、梨、石榴等果树林,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休闲垂钓、果实采摘、餐饮服务、荷花园、苗圃花卉园等功能分区,让每一个带着渴望的游客走进农业示范园,都会充分融入自然,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绿色之梦,获得一份愉悦的心情。
合肥汇景生态园
合肥汇景生态园位于肥东县城北10公里,牌坊回族满族乡境内,面积500亩,其中水面140亩,树林、花卉面积280亩,300多个品种,近百万株,还有一个一万平方米的植物、树木、花卉精品园,有百年珍稀古木和名贵花草,建立了牡丹、兰花、石榴、玉兰、桂花、杜鹃等十大花卉基地。
园内四季百花争艳,树美水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是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衣食住行

衣 解放前,农民多着土布,市镇居民多穿“洋布”(即白市布);解放后,人们爱穿卡叽布、的确凉等。改革开放前,服装颜色,中年以上男女蓝色居多,灰黑间或有之;女青年花色偏多。上世纪80年代,县人衣着不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服装逐渐鲜丽挺刮。年轻人多爱西服、运动衫,女青年夏天爱穿健美裤、连衣裙,冬着滑雪衫、毛线衣、呢大衣。90年代后,买布做衣逐步被购成品服装所替代,服装花色繁多,西服在城乡普遍流行。“西装革履”成为男性常服,年长者偏爱休闲款式,女青年多爱着短裙,穿与肤色相似的弹性长袜,冬季多爱着羽绒服、真空棉、皮外套。2000年以后,县人更爱穿健身无害的天然棉、麻、丝服装和羊毛衫,长短袖丝绸衬衫、唐装、旗袍开始流行,青年男女服装日趋时尚新颖,讲究品牌,青年女性服装趋向性感,偏爱紧身衣裤,甚至露肩、露背、露脐。老年人大红、大紫服装亦普遍流行。
食 县境内人主食大米,面和杂粮为辅。一日三餐,以前多是早晚吃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两干一稀。对主食大米的品质要求渐提高,杂交稻米、粳稻米、麻壳稻米、小红稻米等优质米受到百姓喜爱。1990年后,人们更注意五谷杂粮搭配,城镇居民已有不少人在早餐店买现成的早餐,常见的有大馍、包子、油条、烧饼、春卷、锅巴、麻圆、糍耙等,辅之以稀饭、辣糊汤、豆浆、牛奶等。中、晚两餐多以干饭为主,四季应时蔬菜,荤腥常有。来人待客,大多饮酒,2000年以后,散酒极少,多饮瓶装酒,城镇居民饮酒档次一般高于农村。
县内有少数民族,主介绍回、满两族的饮食习惯。回族人遵照古兰经规定,肉类只食有肫、嗉囊和有塞、鳞、翅等动物,禁食猪狗和自死的(指不经宰杀)动物,对宰杀动物的血不吃。满族人爱犬,不宰杀不食之。
住 县内居民多喜住朝南房,农村建房多坐北朝南。解放前,农村盖房多为草房,少有富裕户盖砖瓦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农村普遍盖砖瓦结构的平房,墙体四大壁,加桁条、椽子盖瓦。90年代后,农村多盖砖混结构的平顶楼房,水泥预制板屋面。2000年后,农村盖楼房者多,建房大多经过规划,沿马路、靠集镇、扩大村庄集镇规模,结构造型相对统一。不少农村楼房中西合璧,有的加盖紫红色釉面瓦,屋脊用双龙戏珠流璃瓦,改木制窗为塑钢窗,改木料窄大门为门面房防盗房,室内重设计装潢。城镇机关盖楼群大院,注重配套设施,美化环境。私人建房,讲究阳台、客厅、卧室等设计,有的前庭后院,其间点缀花木。2005年,县城建房多以开发商建住宅小区型楼群为主,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整体模式统一。
行 解放前,人们外出的交通工具,多以步行,少有富裕者和显者骑马或做轿。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渐多。1986年,县城无公交车,县城到乡镇多沙石路,路面不平整,乡村之间多为土路,睛通雨阻,县人行路难。1990年以后,县城有公交车,蹦蹦车(三轮出租车),乡镇之间,民营中巴和公交车川流不息,交通便捷。2005年,县城有5路公交车,100多辆私人出租车,跨省客运班车能直达上海、杭州、武汉、大连、西安等地,县人出门打的,以车代步,外出旅行可在县内购买飞机票、火车票。

婚丧喜庆

婚嫁 旧俗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旨在门当户对,传宗接代。解放前,肥东婚嫁类似古代“六礼”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男女成婚后,第三日新夫妇同往女家谓之“归宁”(又叫回门)。1951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家长强迫包办婚姻,日趋渐少。结婚程序亦简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青年多以自由恋爱为主,后征求双方父母意见,共同商量办理婚礼。结婚程序较简单。经男女恋爱后,准备结婚前,一般女方父母携女方至亲到男方家,双方父母见面,商谈结婚事宜,男家多酒饭招待,是谓“看家”。经看家后,若无意见,一般男家找一“媒人”送礼品、礼钱到女家,双方商定结婚日期,女家开出结婚时所需款物,男家须一一落实,是谓“定婚”。到结婚当日,男家派出车辆到女家迎娶新娘,女家父母至亲大多带上陪嫁的物品,如床上用品、洗漱卫生用品、厨房炊具等随车同到男家参加婚宴。新婚夫妇行拜天地、祖宗、父母及对拜礼。晚上,男方亲朋好友多留下来,闹新房。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成婚的条件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县城男方要有一套装潢好的住房,有配套家具、彩电、冰箱、空调等,女方则根据家庭情况,陪嫁可多可少;农村男方多在家自建三间上下两层住房,经济条件好者也有到县城购房结婚的。
生贺 解放前,生男满三天,亲朋道喜,吃“洗三酒”,赠送红蛋,设宴招待;生女从简。解放后,不论生男生女,均向亲友送红蛋。实行计划生育后,给子女过生日之风盛行,犹重周岁(抓周)和10岁(做整10岁)。抓周时,一般购文具、玩具、食物等摆于小孩周围,任小孩选玩,凭第一次选玩的东西,以推断小孩今后发展方向。备美酒佳肴,请至亲好友共同庆贺。也有到照相馆拍照留念,到电视台、电台为孩子点歌等。一些初、高中学生也常于生日互赠贺卡、小礼物或网上祝贺。给老人过生日称为“寿庆”,一般在59周岁生日时做60大寿,此后每隔10年一庆,如69周岁时做70大寿。给父母做寿,多由儿女提议,至亲好友参与,子女送老人衣物,订做生日蛋糕,办寿宴。席间,祝寿者多以吉祥、恭维的话愉悦寿星。寿宴过后,摆上生日蛋糕,晚辈合唱“祝你生日快乐”,老幼同乐。
丧葬 县人重丧葬,犹重为父母送终。老人临终前,子女须守护在身边,听取临终嘱咐,送终尽孝,即使远在外地也都尽量赶回,世人皆以没能为父母送终者感到遗憾。1986年,县内公职人员去世后均实行火化,农村土葬者多。丧葬程式一般有三:一为吊唁。堂屋内设一灵堂,灵堂内有遗体或遗像,两侧悬挂挽联,供吊唁者悼念。二为出殡,俗称送葬。儿孙及至亲披麻戴孝,燃放鞭炮,哭送棺木到墓地。三为做七。老人死后每7天祭祀1次,共祭祀7次。1994年后,县内普遍实行火化,传统的丧葬礼仪日趋简化。2005年,县人亡故后,遗体大多直接送往殡仪馆存放,张贴讣告,公布向遗体告别时间和地点,一般于亡故后第三天在殡仪馆向遗体告别。吊唁者佩黑纱,戴白花,向遗体默哀致敬以示悼念。火化后的骨灰或进公墓,或在集体墓地安葬,也有树葬或撒入巢湖的,厚养薄葬,文明环保丧葬之风日盛。
行情 俗称送礼、出人情。县人重情礼,一家有大事,亲朋好友之间常出情送礼贺。礼尚往来,民间有“人情大似债,头顶大锅也要卖”之说。1986年,县人行情多为婚嫁、生育、丧葬、建房等,情礼大多为实物。婚嫁常送衣物、贺匾、鞭炮、水瓶。生育常送老母鸡、鸡蛋、挂面、红糖、小孩衣被。丧葬常送孝幛、花圈、纸钱、鞭炮。建房常送被面、贺匾、鞭炮、水瓶等。1990年后,行情范围扩大,参军、升学、过生日、寿诞、乔迁、生病住院都有送礼出情者。除送传统的实物外,也因人制宜,送水果、烟酒、鲜花,也有送礼金,大多30元、50元不等。2005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行情送礼者更多,逢年过节,家有喜庆,均有亲朋好友出情送礼,多为烟酒、花篮、果篮、红包,价值在100元、200元不等,多的上千元。收情者大多在饭店制办酒宴谢客。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古代人物

包 拯:北宋朝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任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
包拯

  包拯

执法 严峻,杜绝吏奸,不畏权贵。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被作为“清官” 形象,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余 阙:元散文家.刑部主事。淮西宣慰使.淮南行省右丞,不会阿谀权贵,弃官归庐州。后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谏。明宋濂在《余左丞传》中说:“阙在位,知无不言,言峭直无忌。人劝阙少避祸,其曰:‘吾纵昏,岂不知披麟为危。委身事君,身虽杀,弗悔也’。”《元史》本传称余阙“留意经术,《五经》皆传注。”
吴 复:明朝开国大将。封安陆侯。 现境内有吴复墓遗存。
张德胜:明朝开国大将。封蔡国公。
李文安:李鸿章父。刑部主事。
李翰章:李鸿章长兄。湖广、两广总督 。
李鸿章:合肥县东乡人氏,现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北洋军政首脑。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世人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
李鸿章

  李鸿章

忠。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有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另付一遗疏: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 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两宫“哭失声”,慈禧太后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北京李公祠:东城区西总布胡同27号
天津李公祠:河北区天纬路李公祠东箭道、西箭道。现为五十七中校址,主体建筑已被拆毁,仅存附属两个小四合院。
保定李公祠:淮军公所街
上海李公祠: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内
济南李公祠:大明湖,1961年改为辛弃疾纪念祠
南京李公祠:白下区四条巷77号、五福巷
李经方:出任钦差全权大臣,清廷商约大臣。以邮传部侍郎首任邮政总局局长。
李经羲: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云贵总督。
吴伯华:淮军华字营统领。 一品封典。
吴毓兰:天津布政司。一品封典。
吴育仁:直隶通永镇总兵。一品封典。

当代名人

张劲夫:历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省财委主任、华东财委副主任、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省军区第一政委、国务委员、国家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顾委常委。
党的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和谦:台湾海军一级上将 参谋总长。
罗本立:台湾陆军一级上将 参谋总长。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乙座。并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吴邦国: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
吴邦国

  吴邦国

委员、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周本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盛纲: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德双:工学博士、双博士后。纽约科学院院士。
温光春:中将。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徐承云: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赵经彻: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贸促会煤炭行业分会(商会)副会长 。
刘湘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国国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电视台高编,作品选入高中教材,中国新文学大系,著作数十部代表作美人坡,风尘误,星月念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基本概况信息

电话:15395485688 传真: 邮箱:626738520#qq.com
地址:安徽合肥市肥东县 邮编:231600
Copyright © 2004-2024 合肥通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